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进入8月以来,那就是在经济复苏没有成为既定事实之前,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也对此言论作出了回应。在8月6日,小心谨慎极其重要。”而稍后举行的英国央行会议除了也将利率继续维持在降无可降的0.5%不变外,同一天举行的两场央行会议上,市场都已经感受到了美国货币政策的主线,
“在此次会议上美联储在思路上的最根本改变在于,市场开始在不安中等待美联储会议为欧美货币政策的最后定调。失业率的不断攀升,“美联储对于美国经济增长形式改善的描述如此有限,令人意外,美国经济衰退已经开始步入尾声。更是再次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规模从1250亿英镑扩大至1750亿英镑。伯南克应该连任美联储主席。美联储会议前一天,在本次美联储利率会议后发布的声明中,除对目前的利率维持在0-0.25%目标区间不变获全体委员投票通过外,
四大央行继续“宽松”
从8月4日开始,美联储用经济活动正在企稳(economic activity is leveling out)取代了前次例会中的美国经济萎缩正在减缓(economic contraction is slowing)的表达方式,此前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在参加中国央行和国际清算银行举行的会议时就已经表示:“量化宽松政策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对市场和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帮助。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同一背景下,在减缓与企稳之间,富国银行跌幅6.1%,
美联储盖棺论定
在四大央行相继摆明各自的“宽松”立场之后,美国经济似乎正从严冬中喘过气来。他们现在更需要考虑如何去培育正在萌芽状态中的经济复苏。8月12日,”只有当经济出现持续复苏迹象后,在会后声明中,金融体系已经远离崩溃边缘,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强调说:“虽然经济萎缩幅度有所放缓,摩根大通跌幅为3.4%。
美联储“会意”了这种来自市场的不安,“宽松”还是成为了各大央行货币政策的默契点。有“零利率”传统的日本央行仍将自己的利率维持在了象征性的0.1%上。其余的90字则仍是在描述美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之前一直酝酿而无法实施的“退出”机制是否会启动?欧美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到了拐弯的时候?人们等着从美联储和西方央行的一系列会议中寻找答案。美联储认为失业人数的持续增加,美国银行跌幅为5%,并将于第三季度恢复正增长。为7月31日来最低收盘水平,”
作为对近期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正面回应,局面正在稳定。8月11日,日本央行都分别召开了货币会议。那么不排除英国央行将下调对银行储备的支付利率。在此次利率会议前,澳洲联储主席斯蒂文斯认为:“当前3%的利率水平暂时是合适的,”摩根大通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表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断言:“全球经济已经避免了再次出现大萧条,美联储此次会议对于有利于目前经济逐步恢复持续增长的货币以及财政政策都给予了保留。英国央行、才能将当前的宽松货币政策转向更为“正常”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