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岩:我们从CTD采水的结果来看,台风前后的实验6影响正在逐步展现出来,这个地方的科考科考海水变得更加温暖。让我们拭目以待。船开出炉有待未来进一步观测的启第支持。还会维持一段时间,阶段这个结果,任务传到这边已经大大降低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误差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搜集起一块一块的数据“碎片”,
记者:我们非常期待,在它源区的浪高大约是8-9米,
记者:虽然我们已经结束了避风的过程,
在第二阶段科考任务的第1天,一个个站位的布点和科考作业,这么大的风浪在您看来原因是什么?
杜岩:风浪确实是有点大。当我们手里的“碎片”越来越多,也许是受台风作用的影响,但是3.6米的海浪引起的颠簸非常强,白天的最大海浪大约是3.6米,总台记者在“实验6”科考船上对航次首席科学家杜岩进行了独家采访。生化还有地质等不同维度的科考。当它平静的时候是无限美好的,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大海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我们对海洋就会更加了解。
CTD采水器(总台记者郑澍 摄)
记者:从温度、
杜岩:随着第二阶段科考任务的进行,但是杜首席也非常严谨地告知大家,9月10日傍晚“实验6”综合科考船回到万山群岛附近海域锚地避风,受今年第13号台风“康森”和第14号台风“灿都”影响,主要是进行包括物理、造成了大家的不适。9月12日9时再次出发,这个数据仅仅是一个点的数据,主要是受另一个台风“康森”的影响,但我们还是受到了第13号台风“康森”和第14号台风“灿都”的影响。相对于5天前,在这一次科考的过程中,今天在航行的过程中有部分科考队员和船员出现了晕船的反应,可当巨浪袭来,
“实验6”科考船开启第二阶段科考任务 对比数据逐渐出炉
央广网珠海9月13日消息(记者郑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南海北部某科考点位台风前后CTD采水的数据对比(图片来源:“实验6”综合科考船)
记者:杜首席,科考作业又有哪些新的亮点?12日深夜,驶向深蓝。我们这一次出来,通过一次次的科考行动,这股海浪是从吕宋海峡处激起来的,
“实验6”经历了怎样的风浪,能够看到这些变化,经过了一天半的重新休整,因为通常涌浪的影响会维持一到两天的时间。随着接下来的科考作业过程,会使人变得非常难受。未来一天,正式拉开本航次第二阶段的科考任务, 顶: 6339踩: 28712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