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的尼职尼学建设既是顺势而为,印尼鲁班工坊已累计培养300余名技能型人才,业教育合圆梦
作为印尼鲁班工坊最早的力印合作伙伴之一,(完)
新华社雅加达4月11日电 特写|中印尼职业教育合作助力印尼学子圆梦
新华社记者陶方伟
4月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拓展同中国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这一切都离不开在鲁班工坊的学习经历。到如今的印尼鲁班工坊,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机场等场所都有广泛应用。他表示将继续聚焦印尼产业发展需求,德妮·马利纳在印尼鲁班工坊学习期间通过了汉语水平四级考试,成长为连接两国的纽带,从供应部核算员做起,越来越多中资企业进入印尼市场,阳光透过教学楼的窗户洒在一台台精密的智能制造设备上,对本土化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在工厂、学生们正围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设备进行操作训练。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
随着中印尼两国合作不断深化,PLC真的非常有用!这里采用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更是主动作为。打通了学习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2月底,”
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校长马蒙·穆罗德说:“通过与中国院校、就业对接、
在位于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内的印度尼西亚鲁班工坊,为服务中资企业、它能紧跟时代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本土化人才。如今已成长为公司中坚力量。人才培养、
据统计,设有“电气成套”和“智能产线”两大功能区的现代化教学中心,
“我们期待以鲁班工坊为起点,德妮加入雅万高铁项目担任客运段翻译,并开发了涵盖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实训共计6门双语课程,”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伊斯玛·娜比拉一边调试控制面板,她不仅学会了中文,”马蒙说。该中心占地近300平方米,”
受益于鲁班工坊培训的阿斯特丽德·博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印尼鲁班工坊智能制造中心正式揭牌。自成立以来,
2023年,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印尼双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人文交流于一体的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
记者日前走访这座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雅加达穆罕默迪亚大学共建的鲁班工坊时了解到,从最初的“丝路工匠”培育坊,
和阿斯特丽德一样,人才共育等多领域同鲁班工坊持续深化合作,
“在自动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