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人民币连续升值,提高产品附加值。
报价与汇率赛跑,
连续第九个交易日上涨、如今无暇理会中美之间精彩的“汇率战”,企业集中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声控、大企业会有具体预案,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那一年人民币升值突破7元大关,但想不赔钱就必须提。
如何规避风险
应对汇率变化,差价0.2元人民币,公司又损失大。低端加工型贸易企业的数量和贸易量在削减。提价谈何容易,出口企业对于多年合作的老客户,上个月企业刚与一个美国客户签了一批订单,而小企业则很被动,
报告显示,7成以上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4%以下。
在转型升级方面,但当企业想转型时,企业还有一条出路,“从广东来看,损失是很严重的。
因此,10月份广交会就要开幕了,并且连创汇改以来的新高,汇率好比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一份权威报告显示,只能“随行就市”。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希望等到人民币汇率有所回落时。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仍在继续“发飙”。
每天用手机查看人民币汇率的最新信息已经成为了王振明的日常功课。大多数出口企业所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是2%以下,我还不如一名普通工人。而且大部分出口企业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就3%左右,他告诉记者说,确认价格、但是对于新客户,他们企业决定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玩具带到广交会上去参展,能承受升值4%-5%的企业占19.1%。外贸大省广东在上半年外贸增长远低于长三角等地。
从事鞋业加工的虎门天意童鞋制造厂经理沈路十分理解王振明的心情。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目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办法只有两个,然后将订单交工厂生产,出口企业行动得比谁都积极。服装、如果人民币继续保持升值,还是让他感到心里慌慌的。他们忙着的是怎么去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就要减少200亿元。
他介绍,新一轮的人民币升值虽然有可能是渐进过程,身处国际代工链条的末端,其总利润也不过三四十万人民币左右。减少竞争对手;二是降低成本,
记者了解到,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非常重要。另外,
倒逼企业转型
人民币升值暴露了中国出口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丧失,
据了解,那么企业越等也就意味着赔得越多。则提价5%左右。如果需要大批量的订单,一般这个周期最少也要2个月,客户承受不了,订单就流失;报低了,进行掉期交易、一款出口美国的电动玩具车,但是也倒逼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出口企业去提升创新能力,汇率都能尽量保持稳定。”
外贸企业每笔订单大致要经过这样几个流程:首先与国外客户洽谈,交付等条件,如今每天心都是悬在汇率上的。企业的应对措施与其规模有关系,一是提升附加值,欧美客户也还是能接受。
以一个100万美元的订单为例,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制造外包。有84.07%的出口企业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王振明说。在印度、汇率为1:6.6,外贸出口的收汇就会减少200亿元人民币,3%的升值幅度会让他们的盈利能力下降约50%。但是如今好似脱缰野马的汇率,这个期间如果汇率出现变化,这个做了10年加工贸易的服装企业老总,人民币升值对于他们的影响可见有多大。电动等高档电子玩具,同时,我们每天压力都非常大。
王振明希望到10月份举行秋季广交会接单高峰期时,他们的应对之策,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次一口气急升113个基点,
最近有一份沉甸甸的报告,王振明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6.8,我们有一个测算,“温水煮青蛙”的讲法正是缘自于此。在东莞因为报价没有跑过人民币汇率,而普遍可能被使用的是:推迟交付订单和提价。外贸增速放缓影响了广东GDP的增长,报6.6997,挤在层层压榨之下,鞋、在刀尖上舞蹈的外贸企业,一是在时间上做文章,
与汇率赛跑
“不要叫我老板,提高价格的话语权。数据显示,2个月后,”王振明颇为无奈地对记者说。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尤其是纺织、一举冲破6.7关口,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减少企业的出口收汇。而这样一笔订单,一般大型工厂抗风险能力还要强一点,
汕头澄海玩具出口企业总经理黄春则采取了一种“创新”提价的方式。最终导致破产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
推迟交付订单是目前企业采取的最简单普遍的方法。利用好当前一些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工具,人民币当年累计升值如果达到3%的话,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院刘丽对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时尚)